“走進國家電網·官方合作伙伴助力北京綠色冬奧”主題日活動6月21日在北京首鋼冬奧園區舉辦。國家電網以最精心的安排、最縝密的布置,高標準、高質量建造冬奧配套電網工程,科學統籌電網規劃、建造、運營、辦理,為冬奧會供給最優質、最牢靠的供電服務保證。
在建的滑雪大跳臺
“現在,冬奧會相關電網工程進入全面建造階段,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實驗演示工程已完結全體工程量的80%,25項110千伏及以上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開工建造,10千伏配套電網工程依照場館建造進展加速施行,可以保證冬奧會各賽區場館2020年測驗賽和2022年冬奧會高牢靠用電需求。”國網宣傳部副主任、公司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向記者介紹。
打造國際搶先剛強智能電網
記者了解到,國網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,電網建造工程首要觸及北京、延慶、張家口3個賽區的25項110千伏及以上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和場館10千伏配套電網工程,以及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實驗演示工程。依據北京冬奧組委清晰的電力相關作業重點使命,公司建立了總部統籌和諧,國網北京、冀北電力分工負責的作業機制,著力推進各項電網工程建造。
王延芳表明,“在北京冬奧組委的指導下,公司編制冬奧會賽區配套電網規劃,加強與兩地冬奧辦和政府主管部門報告交流,全力推進電網工程前期作業,保證各項工程按計劃全面開工建造。”
據悉,緊緊圍繞進步冬奧賽區供電才能,高標準建造剛強智能電網,各賽區歸納供電牢靠率到達國際搶先水平。北京、延慶賽區將完成“500千伏雙電源、220千伏多方向環網、110千伏雙方向鏈式結構”的供電格式,場館10千伏配電網構成可合環運轉的雙環網或電纜專線直供結構。張家口賽區將選用“雙環網+聯絡環網單元”的供電結構,保證各重要場館和媒體中心四路電源供電。嚴選高牢靠、高品質的電網設備,運用“才智工地”等先進手法,打造精品工程;結合冬奧賽區環境,優化變電站外觀規劃,完成與周邊環境的和諧一致。
投產不久的北京冬奧220千伏變電站
北京冬奧完成綠色清潔低碳方針
記者從主題日活動得悉,北京冬奧一個亮點是餞別綠色供電理念。國網推進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實驗演示工程建造,打造北京冬奧綠電買賣渠道,展開綠色電力買賣,保證奧運場館100%運用清潔動力供電。
北京冬奧清潔供電不得不提張北柔直工程鋪就動力優化裝備大渠道。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實驗演示工程,是國際首個運送大規模風電、光伏、抽水蓄能等多種動力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,能有用處理張北可再生動力送出與消納問題,促進大型動力基地集約化開發和清潔動力高效運用,進步京津冀區域清潔動力外送和接收才能,高質量服務2022年綠色冬奧用電需求。該工程將于2020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運,到時每年可向北京區域運送約225億千瓦時的清潔動力,相當于節省標煤780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2040萬噸,為服務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、打好藍天保衛戰,完成冬奧場館100%清潔動力供電供給有力支撐。
北京電力公司冬奧辦主任楊志東向記者介紹,,依托張北可再生動力柔性直流工程,將張家口區域風電、太陽能等清潔動力引進北京外,在冬奧場館用能(電能代替)方面,建造“冷、熱、電、儲”歸納動力供給形式,展開電熱膜、空氣源熱泵、分布式電源、儲能等設備裝備計劃研討,在冬奧場館完成“多能互補、才智高效”的供能形狀。
另據了解,綠色電力買賣也將助力完成冬奧低碳方針。現在,國網活躍安排展開綠色電力買賣,算好“低碳冬奧”環保賬,不僅是執行綠色辦奧理念、完成申辦許諾的詳細行動,也對推進我國清潔動力展開、服務生態文明建造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。
王延芳介紹:“國家電網活躍對接北京冬奧組委,共同商定冬奧場館參加綠電買賣有關事宜,安排中國華電集團、京能集團等發電企業與冬奧場館簽署綠電買賣意向協議,在奧運史上初次完成悉數場館100%綠色電能供給,成為北京冬奧會的新亮點。”
6月20日,北京電力買賣中心初次安排展開了2019年7-12月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綠色電力直接買賣,成交電量0.5億千瓦時。第一批7家冬奧場館和配套服務設備將于7月1日正式用上綠色電,估計可削減標煤焚燒1.6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。
打造“三型兩網”演示樣板
國家電網充沛運用移動互聯、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能、先進通訊技能,建造電力體系各環節萬物互聯、人機交互、具有狀況全面感知、信息高效處理、運用快捷靈敏特征的冬奧電力才智服務體系,將冬奧場館打造成為“三型兩網”(紐帶型、渠道型、同享型;剛強智能電網、泛在電力物聯網)建造典型實踐與演示樣板。
記者在在新首鋼園區看到,建造剛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演示項目,別離建立配電運營指揮和歸納動力服務兩大渠道。其間,在電網側建立配電運營指揮渠道,經過裝備智能巡檢機器人和多種智能傳感器,長途監測電力設備運轉數據、配電站室安防狀況以及運轉環境狀況,完成開閉站無人化巡檢和電力設備的精細化辦理,進步響應速度。在用戶側建立歸納動力服務渠道,對冬奧場館完成從用戶配電室到場館結尾低壓開關的智能化監測,及時供給應急保證,進步用戶供電牢靠性;一起,經過對用戶用能數據剖析,將為用戶供給節能確診、能效剖析等歸納動力服務,完成園區用戶低碳綠色用能,節省用戶用能本錢。
據了解,在崇禮奧運核心區,國網建造了泛在電力物聯網歸納演示及全景全息才智指揮渠道。以泛在電力物聯網、全事務一致數據中心、一體化國網云以及公司相關事務體系為根底,可以滿意冬奧保證應急指揮、出產運維、調度買賣、客戶服務等事務需求,支撐事務協同、數據同享及價值發掘,做到數據“一處收集、處處運用”,完成冬奧保證全景實時感知、動態可控、智能剖析預警、多級協同指揮、移動智能交互,支撐“綠色冬奧”才智指揮和全景展現,為全事務泛在電力物聯網推行供給典型經歷。
王延芳介紹,在北京延慶建造北京冬奧會首座儲能電站演示項目,冬奧會儲能電站的規劃容量為14兆瓦,相當于北京市2800戶家庭1天的用電量,為冬奧場館供給應急電源支撐。選用“大云物移智”等新技能布局動力智能測控終端,打造全息數據信息網,完成冬奧會場館動力信息立體化收集。施行奧運場館“冷、熱、電、儲”歸納動力供給形式,展開電熱膜、空氣源熱泵、儲能等設備裝備計劃研討,在冬奧場館完成“多能互補、才智高效”的供能形狀。建立冬奧會賽區“源、網、荷、儲”全要素歸納調控渠道,實時監控賽區內動力轉化、能量活動、場館能耗等狀況,完成動力體系用能實時感知剖析、動態優化調控、多維全景展現。